《Bifacial Photovoltaics Technology,applications and economics》總結的十二條準則,句句有用:
1.雙麵組件發電量的增加與(yu) 地麵反射係數基本線性增加關(guan) 係,特別是對組件傾(qing) 角比較低的情況。
2.在緯度相近的情況下,多雲(yun) 天氣較多的地區比晴朗少雲(yun) 地區的雙麵發電量增益到提高2%至5%。
3.低緯度地區,或/和地麵反射係數高的情況下,提高光伏方陣離地高度,對發電量的增加更明顯。
4.提高組件的透過性(比如增加電池片之間的間隙)可以增加組件背麵接收到的輻射量,特別是對組件離地高度小於(yu) 0.5米的情況更明顯。
5.加大組件傾(qing) 角,對提高雙麵組件發電量有益。雙麵組件的最佳傾(qing) 角一般約為(wei) 當地緯度。比單麵組件的最佳傾(qing) 角可能會(hui) 高10到15°(隨著地麵反射係統的增大而增加)。
6.位於(yu) 方陣邊緣的光伏組件能發更多的電(因為(wei) 背麵接受到的輻射更多),但這個(ge) 還取決(jue) 於(yu) 如何通過電氣連接來實現。
7.高緯度地區,前後排方陣的間距比較大,組件背麵接收到的輻射量會(hui) 增大,這有利於(yu) 雙麵組件的發電量提升。
8.高緯度、多雪地區很適合雙麵組件,因為(wei) 組件的傾(qing) 角大、方陣間距也大。另外,這些地區低輻照情況較多,在這種情況下,雙麵組件的發電量要遠高於(yu) 單麵。
9.雙麵+單軸的發電量一般會(hui) 高於(yu) 雙麵+固定,以及單麵+單軸。雙麵+單軸的雙麵增益,一般僅(jin) 比雙麵+固定低1-2%。
10.在高緯度地區,或地麵反射係數較高的地區,傾(qing) 角為(wei) 90度、正麵和背麵分別對應東(dong) 、西的雙麵組件的發電量高於(yu) 常規最佳傾(qing) 角正南安裝的單麵組件。
11.在特殊情況下(低緯度、緊貼地麵安裝、低地麵反射係統)或者是高緯度地區,分別朝向東(dong) 西的雙麵組件會(hui) 比朝向南北的雙麵組件有明顯的優(you) 勢。
12.背麵輻射不均勻性,會(hui) 隨著地麵反射係數的增大而增大,但是不會(hui) 大到導致旁路二極管導通。
http://guangfu.bjx.com.cn/news/20191204/1025632.shtml 來源:坎德拉學院